查看原文
其他

优化调整13条公交线路,食品安全检验合格率达98.5%,新建39项“零材料”申报场景……今年沈阳为群众办实事最新进展来了!

沈小布 沈阳发布 2023-10-13

事事看得见、摸得着

件件惠民生、暖民心、顺民意

切实解决百姓的“急难愁盼”问题

今年,沈阳市要为群众办40件实事


沈阳各部门
用心用情用力、尽职尽责尽能
推动各项民生实事落到实处

切实增强沈城百姓的

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一起来看最新进展与工作计划
↓↓↓



“2023年沈阳市为群众办实事”

系列新闻发布会

(第三场)

今日召开



市交通运输局副局长柳熠

介绍情况


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开展以来,市交通运输局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六个方面要求,围绕沈阳国家中心城市建设、沈阳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工作部署,以打造“人民满意交通”为目标,以为群众办实事为重点,全面推动各项工作,下面就我局承担的2件为群众办实事工作情况进行发布:


第一件实事:建设农村公路500公里;实施干线公路危旧桥改造9座、农村公路危桥改造24座。


截至目前,全市农村公路共完成路面垫层302.2公里、基层249.4公里、面层141.4公里,工程建设总体形象进度为40.5%;干线公路9座危旧桥拆除重建项目,有5座桥梁完成梁板预制及下部工程施工,剩余4座桥梁正在开展下部工程施工,总体工程形象进度约为58%;农村公路危桥改造工程形象进度为37.6%。


农村公路建设涉及9个区、县(市),针对“点多、面广、量大”特点,我局首次采用了总体规划,分步实施,创新项目前期的工作模式,在法库县项目前期工作中试点对未来实施的三年项目“统一规划、一次设计、一次立项、分步实施”的总体策略,有效压缩了前期工作时间,项目总体推进速度大幅提升;辽中区“四好农村路”建设采取与社会资本合作方式,有效解决项目建设资金瓶颈,确保农村公路建设顺利推进;苏家屯区和经开区采用项目招标EPC模式实现设计、施工一体化,显著提高项目管理水平和工作效率。上述工程计划10月底前完成建设任务,工程建成后,将有效改善沿线交通环境,提高群众出行质量,促进周边区域经济发展,提升群众生活品质和获得感。


第二件实事:调整优化城市公交线路20条。


在公交线路调整工作中,我局坚持以符合民意为导向,通过营商环境平台、12345市民诉求平台、各界媒体、自媒体及网络等多种渠道收集到市民及社会各界关于公共交通方面的意见、建议1200余条,对群众反映集中的公交需求,组织企业及相关单位实地勘验公交线路、公交站位150余次,通过反复勘验,研究确定线路优化调整方案。


截至目前,全市共优化调整13条公交线路,其中包括201路、243路、277路、294路、299路、233路、V129、151路、151支、163路、环二、128支区间线路、V123等公交线路,增加运营里程19.6公里,填补了北四东路、劳动路、轩兴一路、轩兴二路、桦林街等街路公交空白6.9公里,解决了旭辉东樾城、中粮花熙祥云、新希望锦官天宸、金科集美东方等小区居民出行问题。同时,加大公交枢纽建设力度,打造综合性交通枢纽,为乘客提供更加舒适、方便、快捷的换乘服务。


市农业农村局副局长田淑军

介绍情况


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市农业农村局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自觉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围绕“乡村振兴为农民而兴、乡村建设为农民而建”总基调,持续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深入推进美丽宜居村、庭院经济示范村等民生工程建设,以学促干办实办好群众身边事。


一、持续推进美丽宜居村建设


把“三美”建设作为践行“千万工程”经验的重要载体,以解决人民群众反映最强烈的农村环境脏乱差问题为切入口,持续开展美丽宜居村建设,提升农村环境、基础设施、公共服务水平,累计建设美丽村屯872个,受益农民近14万户。2023年推动105个行政村创建省级美丽村,上半年,62个村基本达到创建标准,占计划59%。


一是解民忧,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突出“三大革命”,抓实环境净化整治,清理村屯内部及公路和铁路沿线等积存垃圾4.9万吨,“三堆”1.2万处,村庄环境大幅改善。抓实农村垃圾治理,创建60个垃圾分类试点村,推行餐厨垃圾不出院、建筑垃圾不出村、生产垃圾不出镇、有毒有害垃圾不出县闭环运行模式。全面实施“村收集、镇转运、县处理”的基本治理路径,全市农村生活垃圾收运体系覆盖率达98.6%。抓实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因地制宜采取管网收集、终端收集、污水资源化及衔接改厕等模式推进217个行政村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抓实农村改厕,尊重农民意愿采取室内水冲三格式、室外双池交替式等建设模式,开展户厕改造。建立县有管护中心、乡有管护站、村有管护队的三级运维体系,改厕村运维全覆盖。


二是纾民困,建设农村基础设施。突出规划引领,坚持规划先行,编制村庄规划353个,在全省率先实现应编尽编。加快完善农村路网,建设“四好农村路”500公里、“一事一议”村内道路503公里,进一步解决农民出行难问题。加快完善农村电网,升级改造电网417公里,供电可靠率99.85%以上。加快完善农村水网,新改建农村供水工程24处、维修养护工程165处,农村自来水普及率稳定在99%以上。加快完善通信网络,新建5G基站4000个,5G网络覆盖98%行政村。改造农村危房301户。


三是暖民心,提升农村公共服务。突出“民生品牌”,促进农民“舒心就业”,做强“新民菜农”“法库陶瓷工”等特色劳务品牌,打造“舒心就业示范村屯”27个。发展农村“幸福教育”,组建30个城乡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联盟,综合改造乡村学校40所。加快建设“健康乡村”,开展基层医疗机构能力建设,年底达标率达到65%以上。推进农村“品质养老”,培育养老村屯431个。


二、加快推进庭院经济示范村建设


在增强脱贫群众内生动力上下功夫,用发展的办法让脱贫成果更加稳固、更可持续。全市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资金70%以上用于支持产业发展,新建、扩建238个产业项目,创建8个庭院经济示范村及2426个到户项目。


一是示范带动惠农。实施庭院经济发展计划,统筹使用定点帮扶资金等,引导农户合理利用庭院,发展特色种养、特色手工、特色民宿等,新创建康平镇东村肉牛养殖、法库王爷陵村鲜食玉米种植、新民东营子村特色休闲旅游、辽中赵家村蔬菜种植等高质量庭院经济示范村。


二是经营联动富农。健全与农户的利益联结机制,发展“合作社+”“致富带头人+”等模式,推进庭院经济订单生产、订单销售,带动农户400余户、1000余人,发展法库百子屯村“合作社+庭院豇豆”种植、新民靠山屯村合作社带动鸡心果种植等示范模式。


三是政策支持助农。落实金融支持政策,支持有意愿的农户申请贷款发展庭院经济,向脱贫户发放小额信贷166户、801万元,是去年同期3倍。落实创业支持政策,将符合条件的庭院经济经营户纳入支持范围,发放农民自主创业担保贷款3969万元。落实消费帮扶支持政策,启动实施“十百千”电商骨干培训行动,支持辽中榆树底村庭院甜杆等发展电商营销。


为民服务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市农业农村局将围绕“学思想、强党性、重实践、建新功”总要求,持续在“解民忧、纾民困、暖民心”上下功夫,干实事、谋实招、求实效,在“振兴新突破、我要当先锋”专项行动中,以乡村振兴新突破不断提升农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检验主题教育新成效。


市市场监管局副局长王文仲

介绍情况

沈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按照市委、市政府《关于在沈阳市全面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中进一步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实施意见》部署安排,锚定“到2025年,全市人民生活品质持续改善,民生福祉达到新水平”的总体目标,结合市场监管职能,对照《实施意见》项目,积极申报《2023年沈阳市为群众办实事清单》中3件民生实事、4个指标项目,分别是,第29件实事:校外供餐单位“互联网+明厨亮灶”比例达到100%,完成131家小作坊整治提升工作;第30件实事:对零售药店监督检查年覆盖率达到100%,对抽检不合格药品立案查处率达到100%,药品安全事故及时处置率达到100%;第38件实事:全覆盖开展食品安全监管行动,严厉打击食品安全违法行为,食品评价性抽检合格率达到98%。


沈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党组对沈阳市为群众办实事工作高度重视,为保证各项实事工作真正惠及民生、落到实处,让群众切身感受到沈阳市全面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成果带来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将为群众办实事工作纳入党组议事日程,列为全局主题教育重要内容,专题研究和部署相关工作,明确牵头责任部门,定期召开调度会,深入开展走访调研,全面了解掌握为群众办实事工作完成情况、取得成效、群众反响,对下阶段工作进行部署安排,确保各项实事指标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


截至目前,第29件实事,全市18家校外供餐单位已全部接入沈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网格化智慧监管平台的阳光厨房模块,完成“互联网+明厨亮灶”建设,接入点位覆盖了粗加工区、烹饪区、餐饮具清洗消毒区等重点环节,工作目标完成率100%。完成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整治提升100家,已完成整治计划的76.3%。第30件实事,组织开展以血液制品、含特殊药品复方制剂等为重点的零售药店监督检查和药品监督抽检,现已累计完成4580家零售药店监督检查,监管覆盖率77%,完成药品抽样697批次,完成检验504批次,任务完成率77.4%,对检验不合格的1批次中药饮片进行立案查处,药品安全事故及时处置率达到100%。今年以来,全市未发生重大药品安全事件。在推进第38件实事过程中,将落实食品安全“两个责任”工作融入“智慧+市场监管一体化平台”,推动“上下贯通+四级联动”式督导,先后完成3轮对全市13个区县(市)的督查,进一步提升食品安全抽检监测支撑作用,坚持检管结合工作原则,加大高风险食品、低合格率食品的抽检频次,截至目前,市本级食品安全检验完成13064批次,合格率98.5%。


群众利益无小事,群众满意是标准。沈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将始终坚持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提升服务水平,坚守安全底线,努力打造服务型、专业型政府职能部门,在全面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中,当先锋、打头阵,扛起市场监管职责,办好群众期盼实事。


下一步,沈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将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按照全市为群众办实事“8月底初见成效、10月底基本完成”的工作要求,及时、科学、动态调整工作目标,积极做好上下沟通、日常调度,及时掌握上级要求和本级工作进展情况,在实现实事项目指标上持续发力,巩固提升已完成实事项目成果,督促各项实事项目牵头负责处室加快推进未完成实事项目进度,切实为群众办实事、办真事、办好事,为提升全市民生满意度贡献市场监管力量。


市营商局副局长文勇

介绍情况


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开展以来,市营商局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和党中央决策部署,牢牢把握“学思想、强党性、重实践、建新功”的总要求,大兴调查研究之风,以实干担当践行为人民服务宗旨,深入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按照《关于在沈阳全面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中进一步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实施意见及2023年沈阳市为群众办实事清单(40件)》部署安排,我们聚焦企业群众在办事中遇到“急难愁盼”问题,实施“一网通办”深化行动,想实招、出实策、用实功、见实效,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用营商环境的持续改善来检验和体现主题教育的成果。


我们从方便企业群众办事出发,持续深化“只提交一次材料”改革,推动政务服务提质增效,加强便利化场景建设,将社会关注热点与重大时节特点有机结合,逐月推出“跨部门”“零材料”等各类特色服务场景,更好满足企业群众阶段性、个性化、智能化办事需求,“一网通办”整体服务效能得到显著提升。截至目前,依托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及移动端,累计建设上线7类1050项智能服务场景。其中,围绕“我为群众办实事”任务目标,今年已新建“扶残助残一件事”等18项“跨部门”一件事和“农药经营许可变更”等39项“零材料”申报场景,年度场景建设任务总体完成度达70%。


一是创新建设“跨部门”集成服务场景,通过打破权力壁垒实现“一件事一次办”。打破原有部门间权力壁垒,大力推动“一件事”集成服务模式。以“扶残助残一件事”为例,改革前,由于该类扶残事项具有严密的前后置关系,残障人士从办理残疾人证到领取补贴需要10个事项依次办理,申请人需携带50种申请材料多次前往窗口办理,广大残障群体办理此类事项极为不便。改革后,依托系统深度对接,通过数据核验、材料共享和表单整合,实现残障人士“残疾人证新办”等10个事项“零跑动、掌上办、一次办”,材料减少至18项。再如“企业职工退休一件事”,将原来需要申请人分别去多个部门办理的“企业退休人员待遇初审”“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信息采集”等6个事项(环节),依托一体化平台实现在线申请、一次办结,办理时间从原来的10个工作日减少至5个工作日,申报材料从10个减少为1个,跑动次数由原来的分头多次变为一次不用跑,每年预计约4万名企业退休人员享受改革红利。


二是创新建设“智能办”服务场景,通过数据共享实现材料信息“免填免交”。对于高频办理事项,为用户提供条件预检、情形预填、智能办事指南等多种智能化辅助服务。以“成品油零售经营资格许可”为例,改革前,办理这项业务的流程较为繁琐,申请人需根据投资规模、建筑面积等不同条件提交10类以上的申报材料,多次改、反复报的情况时有发生。改革后,应用企业空间、项目空间的数据汇聚能力,对用户实施“精准画像”,在用户申报时,系统自动检索历史办件和项目档案,获取许可、土地等相关信息,集合办理情形和申报条件,快速精准地引导企业进入信息提交环节。填报电子表单时,系统会自动查阅项目档案信息并带入表单,25项填报信息中“企业名称”等10项信息实现“免填写”,信息“免填率”达到40%,提交申请材料时,国有土地使用证、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等9项政府部门核发材料实现“免提交”,材料“免交率”达到75%以上。


三是创新建设“秒批秒办”服务,通过系统自动审批代替人工审核。针对办理频次较高、审核内容较少的备案和年检类事项,通过系统自动审批代替人工审核,实现“秒批秒办”。以“粮食收购资格备案申请”为例,通过推行全流程自动化办理服务模式,办理时间从3天压缩至3分钟,全面实现“准入即准营”。申请时,申请人在线填写申请信息,系统自动生成电子申请表并加盖企业电子印章,实现“零材料”申报。审核时,系统自动调用企业注册信息、房产信息进行数据核验,无需工作人员参与、自动完成审批。办结时,申请信息等相关内容自动带入并按规则分配备案编号,自动生成电子证照,企业仅需3分钟即可拿到备案结果。办结后,办理信息自动归集至一体化平台电子档案管理系统,全部办理结果统一入库、方便调阅,为监管部门开展监督检查工作提供数字化支撑。


四是创新建设“都市圈通办”服务,通过圈内系统联通实现异地办理。围绕“都市圈通办”办事需求,以沈阳为核心,联通各成员地区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积极推动跨区经营、异地生活等与企业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事项实现圈内通办。如“医保转移接续”服务,改革前,申请人发生工作变动需要办理医保手续转移时,需要在各城市医保专网系统进行申请,有时还需要到现场确认。改革后,沈阳市通过对接医保专网系统,实现申请人参保数据自动流转至医保专网系统,数据在线核验,系统自动审批,无需申请人再往返两地办理。再如“提取住房公积金”,都市圈各市的公积金购房者,可不再受购房者户籍限制,无须提供户籍证明即可申办公积金异地提取。今年以来,沈阳市累计办理公积金异地提取业务944笔,提取金额达到7171.42万元。


下一步,我们将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按照市委、市政府统一部署,以“振兴新突破、我要当先锋”专项行动为重要抓手,着力深化“只提交一次材料”改革,把主题教育成果转化为打造营商环境“升级版”的强大动力,为推动我市实现全面振兴新突破贡献营商力量。


 发布会上还回答了 

 记者提出的相关问题 


2023年优化调整公交线路目的之一就是要构建便捷公交,那么有什么具体举措请介绍一下?

市交通运输局副局长柳熠构建便捷公交,首先就是以市民需求为导向,以服务民生为宗旨,对现有公交线路进行进一步优化、调整。尤其是针对市民呼声较高、实际出行不便的区域,合理调整运力资源,不断扩大公交线网覆盖范围。年初以来,我们通过收集营商环境平台、12345市民热线、媒体等渠道的建议意见,有针对性地对公交线网进行优化调整,达到公共交通出行更方便、更快捷的效果。


其次,结合场站建设布局调整,进一步增强区域公交服务能力。例如,随着沈阳站西广场公交枢纽站、榆林大街公交场站投入使用,目前已经将周边部分公交线路引入,极大地方便了轨道交通的乘客到站后的换乘集散,填补劳动路公交空白,解决公交覆盖薄弱小区居民出行难题。


最后是围绕着我市城区道路建设、改造和桥梁建设、贯通工程的实际情况,适时对新贯通、拓宽及改造的道路,进行公交线路优化调整。尤其是针对不同区域间新贯通连接的道路上公交线路的补充,达到区与区之间公交线路的快速连接,减少市民跨区域出行的时间。



环境净化整治是美丽乡村建设的切入口,请问我市如何有效夯实这项基础工作?

市农业农村局副局长田淑军我们将农村人居环境净化整治工作纳入“振兴新突破、我要当先锋”专项行动,持续开展环境净化整治攻坚,确保环境质量持续突破、全面提升。

一是深化整治成效。推行“四三三制”工作办法,强化垃圾“分、收、转、处”,做到彻底清、扫干净,反复抓、抓反复。推进环境“洁、序、美”,清理私搭乱建、残垣断壁,突出绿化美化,补齐设施短板。抓实运行“齐、管、维”,压实包保责任,健全设施管护机制。


二是建立长效机制。完善保洁体系,推行系统化、专业化、社会化环境卫生管护模式,确保农村地区8751名环卫人员、3968台车辆、2.3万个收集设施、38座中转站、11座填埋场、3座生活垃圾焚烧厂常态化高效率运行。强化工作督导,建立“第三方暗访+问题反馈整改”机制,曝光脏乱差点位,以硬措施推动精准整改。


三是强化共建共享。多举措激励,推广环境卫生红黑榜、积分兑换、道德银行等模式,把村民培养成农村环境整治的重要力量。多形式带动,全面建立环境卫生门前“三包”责任制,开展党员干部示范行动、妇联志愿服务等活动,营造浓厚氛围。多层次宣传,以媒体、标语、入户等宣传形式,全方位发动群众参与。


四是深化“三美”建设。抓实美丽庭院建设,创建示范街1000条,推广“美丽庭院+庭院经济”发展模式。扩面美丽村屯,建设省级美丽宜居村105个,推广“美丽村屯+一村一品”发展模式。提质美丽田园,建设美丽田园20处,推广“美丽田园+一园一业”发展模式。



为实现食品评价性抽检合格率达到98%,我市食品安全抽检都做了哪些工作?

市市场监管局副局长王文仲:食品安全抽检监测工作能够准确发现不合格产品,可以及时预警,控制风险和危害扩大。为做好第38件民生实事,实现食品评价性抽检合格率达到98%,今年以来,沈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一是向群众问需求,了解百姓最关切的食品安全问题。沈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在全国首创问需于民、问计于民、问效于民的食品安全“百千万”民意征集机制,通过深入百个乡镇(街道)、千个村(社区)、万户居民开展问卷调查,结合专项整治、投诉举报、舆情事件等反映的食品安全问题,整理出百姓最关注的食品类别及最关心的检验项目,并作为抽检监测工作的导向依据。


二是以问题为导向,有的放矢开展监督抽检工作。紧盯“一老一小”等重点人群及农村、校园等重点地区,聚焦农兽药残留、微生物污染、重金属残留、抗生素、生物毒素、有机污染物、非法添加物质、超限量超范围使用食品添加剂等重点检测项目,加大对食用农产品、食用植物油、肉制品、淀粉制品、油炸面制品、白酒等重点品种的抽检频次。截至目前,市本级食品安全检验已完成13064批次,合格率为98.5%。


三是请你点我来检,实施监督抽检惠民生活动。今年以来,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方式,共向市民发放《2023年食品安全“你点我检”活动调查问卷》近4000份,投票选出百姓最关注的肉制品等10个食品品种,并完成抽样401批次。深入推动“开门办抽检”制度化和常态化,组织开展食品安全“你点我检 服务惠民生”进市场、进社区、进乡村、进校园等系列活动35次,累计进学校118所,进乡村42个,进社区74个,共计完成快检7567批次,为百姓提供现场点选、现场公布结果的全程参与体验,让市民对食品安全监管和抽检工作看得见、摸得着、感受得到,切实以食品抽检“小窗口”促进食品安全“大监管”,把食品安全抽检工作做到百姓心坎上。


下一步,我们将持续开展对百姓关注食品的监督检验,公开抽检结果,让消费者了解自己关注的食品安全状况,努力营造共建共治共享食品安全的良好氛围。



您刚才在发布中重点介绍了便利化场景的建设,那能不能请您详细讲讲便利化具体体现在哪些方面?

市营商局副局长文勇:首先是,政务服务线上办逐渐成为百姓办事常态。沈阳市以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及移动端为总门户,对各级政务服务前端、业务系统等实行多层面、深层次整合,累计对接38个市级,9个国家、省级自建系统,为企业群众提供“一站式、智能化”便捷服务。截至目前,平台用户总量已突破750万,日均访问量超30万人次,全市依申请政务服务事项可网办率达到100%,网上实办率达到93.8%,“公积金提取”“商品房不动产转移登记”“教育缴费”等42件“关键小事”在全国率先登录移动端,办理量超180万,这些数据都从不同维度体现出“网办”给百姓生活带来的现实便利。
其次是,我们正逐步推动线上服务由“可办”向“好办”转变。我们依托一人(企)一档系统归集35类用户信息,在确保信息安全和用户授权的基础上,固化313类用户特征,为智能化服务提供支撑。通过1050个服务场景,为企业群众主动提供办理前的智能推荐、条件预检,申请中的情形选择、免填免交,办理后的联办推荐、政策直达等智能化、人性化服务,大幅提升办事体验。如大学毕业生会被推荐创业补贴申领;个人身份证、驾驶证到期会收到提醒;办理“公租房资格确认”后,系统会推荐办理补贴申领等,一系列的主动服务更加贴合用户办事习惯,节约企业群众学习成本。




左右滑动浏览海报

关注我们,读懂沈阳,爱上沈阳
关注“沈阳发布”微信公众号,在首页对话框内回复关键词,即可查询以下内容:
回复【惠帮企】进入“惠帮企@链上沈阳”企业服务工作平台,实现干企直通、诉求提报、政策查询、产品展示、产销对接回复【补贴】查看在沈就业、创业、安家有哪些补贴、待遇回复【档案】进入流动人员人事档案在库查询回复【医保】查询医保账户缴费、消费明细回复【医保预约】预约办理医保业务回复【异地就医】或点此查看沈阳医保异地就医结算最新便民举措回复【疾控电话】查看沈阳各区县(市)疾控中心咨询电话






























END



沈阳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

摄影:石峰源

编辑:刘莹

美术设计:夏爽

运维支持:沈阳网

转载请注明:沈阳发布微信公众号


沈阳公安交警提醒:这些路段将临时封闭!

沈阳最高气温重返30℃+!这周还要下雨吗?

最新提示!沈阳这些区域将施行临时管制!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